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好友范礼部赴任彭州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友人前程的祝福。
开头两句"三十六峰当郡前,世间无此好山川"直接点出彭州的地理特色——三十六座山峰环绕城郭,这样的壮丽景色在世间都难找到能与之媲美的。诗人用夸张的手法,突显了彭州山水的独特魅力。
"辞家上马消一日,去蜀题桥今七年"这两句通过时间对比,既写了友人即将启程的当下场景,又回顾了他过去在蜀地为官七年的经历。"消一日"显得行程匆忙,"七年"则暗示了长期的地方任职经历。
"草奏南宫文似锦,紬书东观笔如椽"赞美友人的文采和才干。"南宫"指朝廷,"东观"是汉代藏书处,这里用来形容友人起草的奏章文采斐然,书写公文时运笔如椽(大笔),展现了其出色的政务能力。
最后两句"批风判露名花里,正是彭州二月天"最为生动。诗人想象友人在彭州花海中办公的场景,"批风判露"这个新颖的搭配既描绘了处理公务,又暗含享受自然的闲适。二月正是彭州鲜花盛开的时节,预示着友人将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开始新的仕途生涯。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对彭州景色的赞美和对友人才能的称颂,表达了真挚的送别之情。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美景与仕途生活相结合,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既向往山水之美,又不忘仕途责任的生活态度。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