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名为《荒园独步》,诗人在春寒料峭的时节,漫步在荒芜的园子里,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现实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无奈。
首句“寒食春犹烂”,描绘了一个春天还未完全复苏的场景。虽然已经是春天了,但春意似乎还很淡,给人一种寒意未尽的感觉。诗人在这里用了“烂”字,实际上是指春意的不浓烈,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冷清和孤寂。
次句“东风草自芊”,东风是指春天的和风,草自芊则形象地描绘了春草萌芽、渐渐茂盛的样子。这里运用自然景象反衬人的孤独感,春风已经吹来,但诗人内心的春天却迟迟未至。
接下来的“花燃无焰火,柳吐不机绵”,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春天的景象与心情结合起来。花朵虽然绽放,但却没有火焰般的热烈;柳树抽出了新芽,却像是没有机织的绵密。这两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望和淡然,春天的美好景象并未带来他所渴望的热情或变化。
“宦博人间累,贫遭妻子怜”两句,直抒胸臆。诗人说,在官场的争斗中,他不仅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反而增加了许多烦恼。而且因为家境贫困,甚至连妻子和孩子都常常怜惜他,体现了他生活中的艰难。这里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困境与社会的黑暗现象联系起来。
最后一句“一官如病旅,直得几缗钱”,诗人把自己比作一个生病的旅人,官员的身份并没有给他带来健康或幸福,反而像是在病中旅行;一个小小的官职所能带来的只是很少的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以及对物质贫乏的深切感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心境,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深深感慨。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