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鍊师还天台

吾闻天台山高四万八千丈,中有玉平之洞天。丹霞赤日照林壑,此地往往多神仙。

神仙中人不易得,黄公之孙有仙骨。放浪江湖四十年,春风落尽柳花碧。

海边楼观临蓬莱,何年飞舄从东来。丝纶五色诏遗逸,手把芙蓉朝玉台。

昔我题诗过方丈,令我临风倍惆怅。不见辽东一鹤归,步虚声落青天上。

我有一掬泪,不洒三十春。但哭市井交,何曾哭仙人。

我知仙人长不死,昼夜循环亦如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黄鍊师的神仙般人物,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和感慨。

开头四句,诗人用夸张手法形容天台山的高耸和神秘,说山中有神仙居住的洞天福地,阳光照耀下景色壮丽。这里为黄鍊师的出场做了铺垫。

接下来介绍黄鍊师这个人,说他是"神仙中人",有仙人的气质。他在江湖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了四十年,看尽春去秋来。这里展现了他超脱世俗的形象。

然后描写黄鍊师从蓬莱仙境乘船而来,带着皇帝的诏书去朝见玉帝。这里用神话典故进一步强化他的仙人身份。

诗人回忆曾经在寺庙题诗时想起黄鍊师,感到惆怅。用"辽东一鹤"的典故,暗示黄鍊师像仙鹤一样飞升而去。

最后诗人表达自己的感慨:四十年来为世俗朋友流过泪,却从不为仙人哭泣,因为他知道仙人是长生不死的,就像昼夜循环一样永恒。这里既表达了对黄鍊师的敬仰,也暗含对世俗的看淡。

全诗通过神话色彩和自然意象,塑造了一位超凡脱俗的仙人形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长生、自由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空灵,展现了典型的道家思想和对神仙境界的追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