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侍御平魏阉墓碑歌

自古阉竖倾朝纲,前有刘汉后李唐。受祸无如明代烈,蒙尘土木汪刘猖。

列卿将相尽名士,称功颂德甘奴婢。党籍诛罗作爪牙,一时英俊难逃死。

熹庙复宠魏忠贤,烈火毒燄熏高天。醴交势合走东厂,东林善类坑炎烟。

磔死何足蔽毫末,铜驼石马高硉矹。粪壤壮丽侔桥陵,名胜何辜遭污蔑。

我朝定鼎日华开,曲江风度居兰台。西山偶停骢马足,秽碑镌列何崔嵬。

孝男孝孙尽勋戚,一瞬空山飞霹雳。凛然铁笔吹霜风,百年凶臭俄溅涤。

吁嗟乎,当年身首已加刑,即今撮土犹夷平。后来貂珰应震惧,张公灵爽山林凭。

碧云寺前好云树,去年曾踏盘纡路。振藜穿翠坐高轩,月照千峰俨凝素。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就是痛骂明朝大太监魏忠贤的罪行,同时歌颂了一位叫张侍御的官员砸毁魏阉(魏忠贤)墓碑的正义之举。

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

1. 骂阉党祸国(前12句)
- 开篇就说太监乱政是历史顽疾,点名汉朝、唐朝都有,但明朝最严重。
- 用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虏的著名事件)举例,说太监汪直、刘瑾就像疯狗一样祸害国家。
- 讽刺当时官员不要脸地巴结太监,连名士都甘心当奴才,正直人士被屠杀殆尽。
- 重点骂魏忠贤像烈火毒烟,搞特务机构东厂迫害东林党(明朝清流官员团体),杀人手段极其残忍。

2. 夸张侍御砸碑(中间10句)
- 转折说清朝建立后,张侍御(可能是御史之类的监察官)偶然在碧云寺发现魏忠贤的豪华墓碑。
- 用"孝男孝孙"讽刺碑上刻着阉党走狗的名字,结果张侍御像雷劈一样果断砸碑。
- 夸他像拿着铁笔的正义使者,一下子洗刷了百年的恶臭。

3. 抒发感慨(最后6句)
- 说魏忠贤当年被分尸活该,现在连坟头土都被铲平。
- 警告后来的太监们要引以为戒,因为张侍御的英灵还在山里盯着呢。
- 最后用写景收尾:当年在碧云寺看到的明月青山,仿佛都在为这场正义之举默默见证。

这首诗的亮点:
- 像讲故事一样生动,有坏人作恶、英雄出手、恶有恶报的完整情节。
- 比喻特别狠,把魏忠贤比作"毒焰",走狗比作"粪土",砸碑写得像"霹雳"般痛快。
- 最后用宁静的山水反衬历史的波澜,让人回味。

现实意义:
其实就是借古讽今,告诉人们:权倾一时的恶人终究会被清算,正义或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现在读来,对那些阿谀奉承、仗势欺人的现象仍有警示作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