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村

风露已凄凄,郊原百草腓。
负樵山木下,转粟戍人归。
野旷羊牛远,场荒鸟雀稀。
南山经月雨,犹有乱云飞。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这首诗词。

这是首描写乡村景象的诗,让我们逐句解析。

“风露已凄凄,郊原百草腓。” 这句描述了乡村夜晚的景色。风吹着,露水已经凝聚,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远处的郊原上,各种草儿都显得没有生机。“腓”在这里是形容草儿没有生机,可能是秋冬之交时节的景象。

“负樵山木下,转粟戍人归。” 这句描绘了人们在山里的活动。“负樵山木下”是说有人背着柴在山林下休息。“转粟戍人归”则是描述了有人在转运粮食之后回到城中。“戍人”可以联想到守城的人或守边的战士,他们的辛勤劳动与回归展示了一种乡村生活的日常场景。

“野旷羊牛远,场荒鸟雀稀。” 这句进一步展现了乡村的辽阔和空旷。草原上羊和牛已经远离视线,农场也显得荒凉,鸟雀也稀疏了。这样的描写传达出乡村的宁静和寂寥,给人一种深远的感觉。

“南山经月雨,犹有乱云飞。” 这句描绘了南山的景象。经过长时间的雨水之后,南山仍然有混乱的云彩在飘飞。这里的“乱云”可能象征着某种不确定性或变化,也可能只是自然景象的真实描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乡村夜晚、人们活动、草原和农场的景象以及南山的云彩,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寂寥的乡村生活画面。这种画面既有自然景象的描写,也融入了人们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诗中的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意象和韵味,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李复

宋京兆府长安人,字履中,世称潏水先生。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尝师张载。喜言兵事,于书无所不读,工诗文。累官中大夫、集贤殿修撰。徽宗崇宁中,为熙河转运使,以议边事不合罢。金兵入关中,起知秦州,空城无兵,遂遇害。有《潏水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