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寒夜和葛秀才床字韵

秋高马肥弓力强,山空木落天雨霜。
边庭晏然草不动,汉家将军一丈长。
江南地湿小臣病,闭户一月不下床。
愿言昭代举天网,亦有枳棘栖鸾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高气爽、边疆平静,但诗人却因病卧床的场景,最后表达了对国家清明政治的期待。

前四句写边疆秋景:秋高气爽,战马肥壮,弓箭有力;山中树叶凋零,天降寒霜。但边境安宁无事,连草都不动一下,汉家将军(可能指守边将领)身材高大威武。这里用边疆的平静反衬后文自己的处境。

中间两句突然转折:江南潮湿,我这个小小官员生病了,关在屋里一个月都下不了床。这里通过"小臣病"与前面"将军"形成对比,突出了个人的渺小与无奈。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愿望:希望在这政治清明的时代,朝廷能广纳贤才(举天网),让那些暂时不得志的能人(鸾凰)也有栖身之处(枳棘,指不太好的环境)。这里用"鸾凰"比喻人才,"枳棘"比喻不太理想的位置,表达了诗人希望人尽其才的政治理想。

全诗通过边疆的壮阔与个人的病弱对比,最后升华到对国家用人政策的期待,展现了诗人虽身处病榻仍心系天下的情怀。语言朴实但意境开阔,是典型的宋代士大夫诗作。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