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花木凋零比喻人生失意,道出了美好事物易逝、人心易变的无奈。
前四句用春花秋落、烟雾消散的自然现象,讲了一个朴素道理:再美的春光也会过去,再浓的烟雾终会飘散。就像人生中的辉煌时刻,终究难逃衰败的命运。这里没有抱怨,只是平静地接受这种必然。
五六句突然转折,用"桂树被虫蛀"和"美女遭嫌弃"两个典故,点出悲剧的核心——美好事物的毁灭往往源于内部原因。桂花太香反而招虫,女子太美反遭妒忌,就像一个人因为自身优点反而招来祸患,这种矛盾特别让人心酸。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自嘲:眼看着青春流逝,自己憔悴不堪,却只能苦笑。这种笑里带着对命运的无力感,也带着看透世事的清醒。整首诗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生中那些"越美好越脆弱"的瞬间,让人读后既觉得伤感,又莫名感到释然——原来这种失落,古今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