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待诏虎溪三笑图

元亮缵孔业,脩静研聃玄。
远公学瞿昙,高居著幽禅。
人异道岂殊,万散一固全。
日击辄有得,参会各冁然。
胡为老缁褐,笑舞喜欲颠。
谩道遗其身,襟袖犹蹁跹。
彼酣适酒趣,尚不醒者传。
族史浪自苦,窥管持知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虎溪三笑图》中的场景,通过三位不同背景的人物(元亮、脩静、远公)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和谐与快乐。

第一层:人物背景 - 元亮(陶渊明)传承儒家思想("缵孔业"),追求修身治国。 - 脩静(陆修静)研究道家学说("研聃玄"),探索自然与生命的奥秘。 - 远公(慧远)是佛教高僧("学瞿昙"),专注于禅修悟道。

第二层:思想共鸣 虽然三人信仰不同(儒、道、佛),但他们的追求本质上是一致的("人异道岂殊")。在交流中,他们发现彼此的思想可以互相补充("万散一固全"),因此开怀大笑("参会各冁然")。

第三层:超脱的境界 他们穿着朴素的衣服("老缁褐"),却快乐得手舞足蹈("笑舞喜欲颠"),完全沉浸在精神共鸣的喜悦中。诗人认为,这种快乐超越了世俗的醉酒之乐("彼酣适酒趣"),也超越了那些固执己见、眼界狭窄的人("族史浪自苦,窥管持知天")。

核心思想 这首诗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不分门派,不同思想可以和谐共存。当人放下偏见,追求更高境界时,就能获得纯粹的快乐。画中三人的大笑,正是对这种超然境界的最好诠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