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在山顶高台上相遇的宁静画面,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
首句“晓上高峰破晓烟”,描述了清晨时分,诗人登上高山,淡薄的晨雾渐渐散去,展现出一个清新明媚的景象。这里的“高峰”象征着心灵的高度,而“破晓烟”则是生活中的迷茫逐渐消散,黎明初现的象征。
次句“室中老子衲中贤”,诗人在这里借用了“室中老子”和“衲中贤”这两个形象的比喻。“老子”指代一位智慧而高尚的人,而“衲中贤”则是指清贫而贤德的僧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诗人遇到了一个像古代圣贤一样智慧且品德高尚的人。这里的“室中老子”和“衲中贤”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高僧的尊敬和赞美。
第三句“对谈移日无人付”,描述了两人在高台上的长谈。时间仿佛停滞,他们的心灵在交流中得到了深刻的感悟和启迪,这种交流超越了言语,也超越了时间的限制。这里的“对谈”不仅是言语上的交流,更是心灵上的沟通,“移日”意指时间的飞逝,显示出这次交流的深度和意义。
最后一句“乞与清风万壑传”,表达的是他们心灵交流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就像清风在山间回荡,传递着智慧和慈悲。这句话不仅表现了这种交流的深远意义,也传递出一种乐观向上、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意境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超然的生活态度,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史尧弼
眉州人,字唐英,世称莲峰先生。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少以《古乐府》、《洪范》等论往见张浚,浚谓其大类苏轼。年十四举于乡,赴鹿鸣宴犹著粉红裤,人疑其文未工,太守命赋诗,尧弼援笔立就。未授官而卒。有《莲峰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