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山怀古

枕湖列层岑,葱郁聚云族。
出郭才三里,方舟渐通麓。
曾邀昔贤赏,名胜皆可录。
双峰夹亭榭,崇阜富杉竹。
我家世结邻,数椽依古木。
怀钦索遗址,半与松根伏。
碑缺篆无存,揣文须穆卜。
坡仙岂遂往,或寓幽人屋。
据梧缅高风,秋阴吹肃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学士山一带的风景和历史,表达了作者对往昔贤人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开头四句写景:学士山紧挨着湖泊,层层山峦郁郁葱葱,云雾缭绕。离城才三里路,乘船就能到达山脚。这里用"枕湖"形容山与湖的亲密关系,"葱郁"写出山色的青翠,"云族"把云雾比作聚居的家族,都很生动。

中间八句写历史遗迹:这里曾是古代贤人游览的地方,名胜古迹很多。两座山峰间有亭台楼阁,高地上长满杉竹。作者家世代住在这里,房屋依傍古树而建。想寻找古人遗迹,却发现多半已被松树根掩盖,石碑残缺,文字模糊不清。这里透露出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最后六句抒发怀古之情:作者猜想,也许当年苏东坡并没有真正离开,而是隐居在幽静的山中。坐在梧桐树下追慕古人的高风亮节,秋风吹来,更添肃穆之感。"坡仙"指苏东坡,"幽人"指隐士,"肃肃"形容秋风的声音和感觉,都很形象。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既有对山水美景的描绘,又有对历史人物的追思,情景交融,意境深远。通过古今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厚感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