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池

薄暮无端浩趣生,孙公策杖偶同行。
披荆共觅渔人路,览胜犹传沈氏名。
剩有襄阳米石兴,谁供山简习池情。
风光点缀真非易,树自苍凉水自盈。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黄昏时分诗人与友人孙公一起寻幽探胜的闲适场景,充满自然意趣和人生感慨。

前两句写黄昏时突然起了游兴,恰好遇到拄拐杖的孙公作伴同行。"无端"二字透露出随性而发的闲情逸致。三四句写他们拨开荆棘寻找渔人小路,在游览美景时聊起这里曾经的主人沈氏。这里用"渔人路"的典故暗喻他们正在寻找隐逸之趣。

五六句借用历史典故抒发感慨:像米芾赏石那样的雅兴还在,但像山简在习家池畅饮的豪情却难再现。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古人洒脱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要装点出好风光真不容易,你看这里的树木自然苍劲,溪水自然充盈,这才是最动人的景致。诗人通过"自"字的重复使用,强调自然之美无需刻意雕琢。

全诗以一次随性的出游为载体,通过寻幽访古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向往自然、追慕古贤的情怀。语言清新自然,用典贴切而不晦涩,在平淡的叙述中蕴含着对闲适生活的珍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