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细腻的情感变化,像一幕微妙的心理短剧。
前两句是回忆镜头:昨晚掀开帘子时,恰好看见一对燕子飞回。这个"初逢"用得很妙,既是今年第一次看见燕子,又像是老友重逢的惊喜。燕子成双出现,悄悄为后文的孤独感埋下伏笔。
接着镜头转到今晨:满眼盛开的桃李花,数不清的花瓣在风中飞舞。这里用"不啻"(何止)强调花量之多,但飞舞的花瓣已经暗示着凋零的开始。
最后两句情感爆发:诗人突然意识到春天即将流逝("春欲度"),而自己还没来得及把这份美好寄托出去("无复寄芳菲")。"愁"字点明心境,那个"寄"字尤其耐人寻味——既想留住春光,又想与人分享,却找不到合适的对象或方式。
全诗短短六句,完成了一个从惊喜到失落的情绪弧线。用燕子归巢反衬人的孤独,用繁花飞舞暗示时光易逝,最后落在现代人也能共鸣的"美好抓不住"的惆怅上。最厉害的是,明明在写伤春,却通篇不见一个"悲"字,全靠具体意象自然流露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