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赵松川刺史赴阙行次全州惠书叙别

迢遥指上京,行李一书生。
灭烛听秋雨,停舟背古城。
何时湘尽处,中路雁来声。
此际独相忆,茫茫无限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旅途中收到朋友来信时的感慨,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旅途的孤独感。

前两句"迢遥指上京,行李一书生"直接点明背景:一个书生带着简单的行李,向着遥远的京城出发。这里用"迢遥"二字就让人感受到路途的遥远艰辛。

中间四句通过三个具体场景展现旅途况味:
1. "灭烛听秋雨":晚上吹灭蜡烛,静静听着秋雨声,这个细节特别能表现旅途中的孤寂。
2. "停舟背古城":小船停靠在古老的城墙边,画面感很强,古城更衬托出旅人的渺小。
3. "何时湘尽处,中路雁来声":不知何时才能走到湘江尽头,半路上突然听到大雁的叫声。大雁常象征书信或思念,这里自然引出下文对友人的想念。

最后两句"此际独相忆,茫茫无限情"是情感爆发点:在这孤独的时刻特别想念你,心中涌起无边无际的思念之情。"茫茫"这个词用得特别好,既形容情感的深广,也暗示前路的渺茫。

全诗妙在:
1. 用简单的旅途片段(听雨、停舟、雁声)串联起完整的情感脉络
2. 从出发的实景写到内心的虚景,过渡自然
3. 最后把个人孤独与深厚友情形成强烈对比,让读者感同身受

就像我们现代人出差在外,晚上在酒店突然收到老友信息时的那种温暖与感慨,古今情感其实是相通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