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吕少蒙蚕市

何处青衣旧俗酣,峨嵋东畔蜀江南。从来岁首争为市,大半民间已不蚕。

几日笙歌常继烛,晚春桃李尚仍蓝。嬉游果获神明助,太守虽贫亦荠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四川地区蚕市的盛况和民间风俗,充满生活气息和乐观精神。

前两句点明地点:青衣江畔保留着古老习俗,在峨眉山东边、蜀江南岸的地方。这里用"青衣"既指江水,又暗喻养蚕人穿的青色衣服,一语双关。

中间四句生动描写蚕市特点:每年开春就忙着赶集(岁首争为市),但奇怪的是当地百姓大多已经不养蚕了(已不蚕)。集市上日夜笙歌不断(几日笙歌),直到晚春时节桃李花开依然热闹(桃李尚仍蓝)。"继烛"说明夜市通宵达旦,"仍蓝"则用蓝色染料暗示丝绸交易。

最后两句写出知府的豁达:百姓游玩获得神明保佑(神明助),我这个穷知府虽然清贫,但看到大家开心,心里也像吃着荠菜一样甘甜。这里用"荠甘"这个比喻,既体现清廉,又展现与民同乐的情怀。

全诗妙在通过"不蚕"却"争市"的矛盾现象,展现当地独特民风。语言平实却充满画面感,尤其结尾的"穷开心"心态,让整首诗洋溢着温暖的人情味。

冯山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