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寻访山中高僧、共叙旧情的情景,充满禅意与人生感慨。
前两句"虽愧许玄度,远寻支道林"用两位历史人物自比:诗人谦虚地说自己不如许询(玄度)那样清高,但仍像当年名士寻找高僧支道林一样,专程来拜访这位忠公禅师。这里透露出对高僧的敬仰之情。
中间四句生动展现山寺风光:溪水波光环绕着清净的禅房,苍翠山色映衬着修行者的禅心。夕阳下黄叶纷飞,寒风中远来的鸟儿停歇。这些景物描写既真实又富有象征意义——"黄叶"暗示时光流逝,"定远禽"则隐喻诗人自己风尘仆仆的来访。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两位知心好友对床夜话,感慨十年来分隔两地的惆怅。"对床"这个细节特别温馨,让人联想到他们年轻时可能也有过彻夜长谈的时光。十载分襟的遗憾,更反衬出重逢的珍贵。
全诗通过寻访高僧的过程,表达了人们对精神知己的向往、对时光易逝的感伤。诗人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感悟完美结合,既有"溪光山色"的宁静之美,又有"黄叶寒风"的苍凉之感,最后落在真挚的友情上,读来令人感动。
陈昂
陈昂(《淳熙三山志》作昴,疑误),字直孙,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授承事郎。高宗绍兴三年(一一三三),除秘书丞,迁都官员外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四年,为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一)。五年,知信州(同上书卷九四)。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二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