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遥远古城的历史变迁,通过几个简单而富有象征意味的意象,传递出对时光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前两句"乾陀国里旧城河,遥忆河边枣树花"像一幅褪色的老照片:在古老的乾陀国,诗人望着旧城的护城河,思绪飘回从前河岸开满枣花的时光。"遥忆"二字暗示这些已是遥远的记忆,带着淡淡的怀念。
后两句"白象系来年代远,荣枯今日事如何"转入更深层的思考:白象在佛教文化中是神圣的象征,这里"系来年代远"表明白象雕像已在此矗立多年。诗人望着这些见证历史的遗迹,不禁思考:当年的繁华与衰败,到如今又变成了什么模样?"荣枯"二字精炼地概括了盛衰轮回的自然规律。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护城河、枣花、白象等具体意象,让抽象的历史感变得可触可感
2. 通过"旧城"与"今日"的时空对比,展现历史长河中一切都在变化的真理
3. 最后以问句作结,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空间,每个人都能代入自己对岁月变迁的体会
就像我们看着老城区的照片感叹"这里以前是……",诗人用28个字就完成了对沧桑变化的深刻凝视,让千年后的读者依然能共鸣这种面对历史时的怅惘与思索。
释云岫
释云岫(一二四二~一三二四),字云外,号方岩,俗姓李。庆元府昌国(今浙江舟山)人。师事直翁,遍叩丛林名宿。初住慈溪之石门。历象山智门、明州天宁。继以三宗四维推挽继竺西坦席,升住天童。元泰定元年卒,年八十三(《语录》附录东明慧日《哭云外老人》注)。为青原下十八世,直翁举禅师法嗣。有《云外云岫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