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诚 其二

豆蔻梢头月一钩,照人欢喜照人愁。
三年已受登墙爱,九死终拚抱柱谋。
敢望犀帷充面首,空分鸾镜挂心头。
赠卿一把珍珠泪,好作金钗钿合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段刻骨铭心却充满矛盾的爱情故事,语言柔美而情感浓烈。

开篇用"豆蔻梢头月一钩"营造出青春浪漫的氛围,但月亮"照人欢喜照人愁"立刻揭示了爱情的双面性——既带来甜蜜也带来痛苦。"登墙爱"借用典故暗示这段感情可能不被世俗接受,但主人公甘愿"九死"也要坚守承诺,像古代尾生抱柱而死的传说一样执着。

中间四句展现了爱情中的卑微与奉献:不敢奢望成为对方正式伴侣("犀帷面首"指富贵人家的男宠),只能像破碎的鸾镜般将爱人珍藏在心。最后"珍珠泪"的比喻尤为动人,把眼泪比作珍贵礼物,希望爱人将这份深情像首饰般永远珍藏。

全诗通过月光、珍珠、鸾镜等柔美意象,刻画了飞蛾扑火般的爱情:明知前路艰难仍义无反顾,不求回报只愿被记住。这种极致浪漫又带着痛感的爱情表达,正是古典诗词最打动人心的魅力所在。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