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蒂莲和丁飞涛韵

芦渡流觞向翠微,田田叶上綵霞飞。
昭阳第望须同后,虢国风流却并妃。
争似春明寒浸玉,相将浴水露沾衣。
思君独有悲歌客,长啸凭栏看落晖。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荷塘的美丽画面,同时融入了历史典故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前两句写景:芦苇丛生的渡口边,人们在水边饮酒作乐,远处是青翠的山色。池塘里荷叶茂盛("田田"形容荷叶层层叠叠的样子),晚霞的光影在荷叶上流动,像彩色的丝绸飞舞。这里用"流觞"(古代文人雅士在水边饮酒作乐的活动)和"綵霞"营造出优雅闲适的氛围。

中间四句巧妙用典:先用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和她的妹妹赵合德(封昭仪)的典故,说荷花就像这对姐妹花一样并蒂绽放;再用唐代杨贵妃姐妹的典故(虢国夫人是杨贵妃的姐姐),说荷花的风姿堪比这对绝色姐妹。接着笔锋一转,写清晨的荷花带着寒意,像浸在冷水中的美玉;又写荷花带着露水,像刚出浴的美人湿了衣裳。这里把荷花比作不同气质的美人,既有皇家贵妇的华贵,又有清丽脱俗的仙气。

最后两句抒情:在这样美景中,诗人却感到孤独,想起远方思念的人,只能独自倚栏长叹,看着夕阳西下。前文的热闹美景与结尾的孤寂形成强烈反差,用"悲歌客"的形象和"落晖"的意象,传递出深沉而克制的思念之情。

全诗最妙处在于:表面写荷花,实则借花写人;看似描绘热闹场景,内里藏着孤独心事。用历史美人比喻荷花,既显其美,又暗含"好景不长"的惆怅,与结尾的落日余晖遥相呼应,留下悠长余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