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乌

尔何不向别处栖,东飞日白足,
南飞有树枝。翱翔空中不欲堕,
逋尾又向城头归。城虽高,
人亦好,三匝重来屋边绕。
不缘啄雁稗,不为唼凫藻。
鸦鸦唾骂闾里常,睠睠忠言主人告。
所生八九子,赖有三雏成。
两雏连樯去,一雏闻弦惊。
往来城头暂栖止,旭日又恐东方明。

现代解析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

这首诗叫做《城上乌》,它描绘了一种鸟在城市上空的情景和心境。这种鸟可以视为一种象征,代表了坚持、自由和忠诚。下面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首先,“尔何不向别处栖”,诗人似乎在问这只鸟为什么不在其他地方栖息。这个问题可能引发读者思考,为什么这只鸟选择停留在城市上空呢?暗示着这只鸟有着特别的理由和原因。

接着,“东飞日白足,南飞有树枝”,描述了这只鸟在选择栖息地点时的条件。它在寻找一个既能让它停留又能让它有安全感的地方,或许在寻找庇护或是追求目标。

然后,“翱翔空中不欲堕,逋尾又向城头归”,揭示了这只鸟的坚定和自由精神。尽管它在空中翱翔,享受自由,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回到城市上方,像是找到了自己的归属地。这里的“逋尾”可以理解为即使遇到阻碍和困难,也要坚持自己的选择。

接下来的诗句,“城虽高,人亦好”,表达了人与鸟的和谐关系。虽然城市对于这只鸟来说是个挑战,但人们并没有伤害它,反而给予了友好的对待。这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然后,“三匝重来屋边绕”,描绘了这只鸟的忠诚和坚持。即使遇到困难或危险,它也多次尝试回到城市上空,围绕房屋飞翔。这体现了它的坚韧不拔和对家的眷恋。

接着,“不缘啄雁稗,不为唼凫藻”,可以理解为这只鸟并非为了食物而停留在这个城市上空,而是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这也暗示了这只鸟的追求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

然后,“鸦鸦唾骂闾里常,睠睠忠言主人告”,描绘了这只鸟的责任感和忠诚。它不仅关注自己的生存,还关心社区的安全和主人的情况,愿意提供警告和建议。

最后,“所生八九子,赖有三雏成”,揭示了这只鸟的家庭和它育儿的艰辛。“两雏连樯去,一雏闻弦惊”,描述了这只鸟的成长历程和家庭的变迁。即使面临困难,它仍然努力养育子女,并希望它们能够成功成长。

整首诗通过描绘这只鸟在城市上空的情景和心境,展现了坚持、自由、忠诚和家庭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追求。

吴泳

吴泳(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永,潼川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