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刘氏山馆壁间所画四时景物各有深趣因为六言一绝复以其句为题作五言四咏 其五

悲风号万窍,密雪变千林。
匹马关山路,谁知客子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旅人在风雪交加的关山路上艰难前行的画面,传递出深沉的孤寂感和人生感慨。

前两句"悲风号万窍,密雪变千林"用夸张的手法写风雪之猛烈:凄厉的寒风仿佛从千万个孔洞中呼啸而出,密集的雪花让整片树林都变了模样。这两句通过声音(风号)和视觉(雪变)的强烈对比,营造出一个极具冲击力的自然环境。

后两句"匹马关山路,谁知客子心"笔锋一转,写在这恶劣环境中独行的旅人。一匹瘦马,一条崎岖的山路,勾勒出旅人的孤独形象。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有谁能理解这个游子内心的苦楚呢?这种从宏大景物突然聚焦到个人内心的写法,产生了强烈的艺术张力。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用狂暴的自然景象反衬人的渺小与孤独。风雪越是猛烈,越显出旅人的无助;山路越是崎岖,越显出前路的艰难。而"谁知"二字,更是道尽了人生路上不被人理解的普遍困境。这种将个人体验与自然景象完美结合的写法,让读者既能感受到画面的壮美,又能体会到情感的深沉。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