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应制

琼阶玉殿迥无尘,天子临轩策小臣。
绛蜡珠帘光照曙,紫驼银瓮色浮春。
扶摇九万飞腾异,礼乐三千制作新。
草野书生何以报,愿随丹禁捧丝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皇宫的壮丽景象和皇帝选拔人才的场景,表达了作者作为普通书生对朝廷的感激和报效之心。

前四句写皇宫的奢华威严:白玉台阶和高大殿堂一尘不染,皇帝亲自在殿前考核臣子。清晨的烛光透过珠帘照亮殿堂,盛放食物的紫驼银器在春光中闪闪发亮。这些描写让读者仿佛看到了金碧辉煌的皇宫景象。

五六句用夸张手法写人才选拔:像大鹏鸟直上九万里那样选拔出杰出人才,朝廷制定的新礼乐制度规模宏大。这里既赞美了朝廷的用人政策,也暗含对自己能脱颖而出的欣喜。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我这个乡野书生该怎么报答皇恩呢?只希望能留在皇宫为皇帝起草诏书文书。通过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读书人得到重用后想要尽忠报国的赤诚之心。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既展现了皇家气派,又通过"草野书生"的视角,把个人机遇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让庄严的宫廷题材充满了普通人的真情实感。

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