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鹊寺

鹊巢不见委空枝,透彻机关在险时。
自从非无禅可问,多因险处怕人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喜鹊和寺庙的意象,隐喻了人生中机遇与风险的辩证关系。

前两句"鹊巢不见委空枝,透彻机关在险时":空树枝上看不见喜鹊窝,暗示表面平静下暗藏玄机。"透彻机关"指看透世事的智慧,往往要在危险关头才能获得。就像喜鹊筑巢在高处,看似危险却最安全,人生重大领悟也常来自危机时刻。

后两句"自从非无禅可问,多因险处怕人窥":不是说没有人生道理可学(禅),而是多数人害怕直面危险的真相。就像登山者畏惧悬崖不敢俯瞰,但往往最美的风景就在险峰。诗人点破人们逃避现实的普遍心理——我们不是缺少智慧,而是缺乏直面困境的勇气。

全诗通过"空枝-鹊巢""险处-禅机"的对比,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生活哲理:真正的成长往往发生在舒适区之外。就像解密需要勇气触碰机关,人生的答案常藏在那些我们本能回避的挑战里。这种将生活智慧融入自然观察的写法,既生动又发人深省。

徐集孙

徐集孙,字义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理宗时尝在临安作过小官(《休日招李山房杜北山访渭滨秋浦于孤山》“不枉微官客日边”),退居后名其居室为竹所。有《竹所吟稿》。事见《南宋文范作者考》卷下。徐集孙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