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六十岁的官员在卸任时写下的感慨,字里行间既有对人生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向往。
开头两句"六十功名叹劫灰,岁时人事两相催"是说:六十岁了,一生追求的功名事业如今就像烧完的灰烬;岁月流逝和人事变迁都在催促着我。这里用"劫灰"比喻功名消散,形象地表达了壮志未酬的遗憾。
中间四句写思乡之情和官场感悟:"思归梓里心如醉"形容想回家的心情像喝醉一样急切;"忆别黄堂首重回"回忆当初离开家乡来做官的情景。"圣世自知容懒散,清时谁谓弃庸才"这两句很有意思,表面说太平盛世容得下我这样懒散的人,清明时代不会抛弃平庸之辈,实际上暗含自嘲,也透露出对官场现实的无奈。
最后两句"关心争似忘机好,归去榕阴卧钓台"是全诗精华:与其整天操心官场争斗,不如放下心机;回到家乡榕树荫下悠闲钓鱼。这里"忘机"指放下算计之心,"钓台"象征隐逸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简单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了一个老官员卸任时复杂的心境:有对仕途的遗憾,有对家乡的思念,更有对闲适生活的期待。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种"放下"的智慧,让人感受到历经沧桑后的通透与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