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朋友孔彝仲六十岁生日写的贺寿诗,用平实的语言回忆友情、赞美对方品格。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1. 回忆相识与友情(前四句)
- 开头直接说"十五年前就认识你",像朋友聊天一样自然。提到当年在孔彝仲当崇安县官时,两人一起看武夷山风景图的温馨场景。
- 用"家承曲阜"暗指朋友是孔子后人(曲阜是孔子故乡),"陶唐古帝都"点明朋友现在当官的地方(平阳在古代属尧帝都城区域),既夸了朋友家世,又恭维他治理的地方历史悠久。
2. 赞美为官品格(五六句)
- 用"琴配鹤"的典故形容朋友当官清廉高雅(古人常以琴鹤相伴形容清官),"舄为凫"的仙话典故(传说东汉县令王乔能把鞋子变成鸭子飞着上班),夸朋友有仙人气度,把当官写得很有意境。
3. 生日祝福(最后两句)
- 想象寿宴场景:用"北海开樽"的典故(东汉孔融好客,常开宴会)预祝生日宴热闹,特别提到用葡萄酿酒(当时算稀罕物),既显档次又不用外买,暗示主人品味高雅、待客真诚。
全诗亮点在于:
- 时间线清晰:从回忆过去→描述现状→展望寿宴
- 用典自然:每个典故都紧扣主题,不堆砌
- 双重赞美:既夸朋友本人(孔子后人、清官),也夸他治地(古都)
- 生活气息:寿宴细节让祝福更实在,避免空泛
就像现代人给老朋友写生日贺卡,既有共同回忆,又巧妙夸人,最后落到具体祝福,亲切又有文化味。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