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居

无客访衰残,柴门尽日关。
耽书真是癖,惜酒近成悭。
苔径行搜句,茅檐卧看山。
却嫌明镜里,偏照鬓毛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独居老人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感受,语言朴实却充满韵味。

前两句写实景:没人来拜访这位衰老孤独的老人,他整天关着柴门过日子。一个"衰残"既写身体衰老,也暗指门庭冷落,画面感很强。

中间四句用生活细节展现老人的精神世界:他爱读书爱到痴迷,省着喝酒近乎吝啬。这两个矛盾的特写很有趣——对精神食粮毫不吝啬,对物质享受却精打细算。他在长满青苔的小路上散步时琢磨诗句,躺在茅草屋檐下悠闲地看山景。这些画面生动展现了老人清贫但诗意的生活。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老人抱怨镜子总照出他斑白的鬓角。这个细节很妙,前面写他享受隐居生活,这里却透露出对衰老的无奈。就像现代人用美颜相机一样,老人也不愿直面衰老的现实。

全诗用日常小事勾勒出一个活生生的隐士形象:他清贫但活得有滋有味,豁达中又带着点小脾气,就像我们身边可爱的倔老头。诗人没有刻意说教,但通过这些生活片段,自然流露出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姚孝锡

徐州丰县人,字仲纯,号醉轩。徽宗宣和六年进士。授代州兵曹。金兵侵雁门,州将议以城降,孝锡投床大鼾,略不为意。后脱身移居五台,不仕。善治生,积粟至数万石,遇岁饥,尽出以赈贫乏,多全活。中年后,以家事付诸子,日与宾朋纵吟山水诗酒间。卒年八十三。有《鸡肋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