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清晨的景象,通过细腻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归隐田园的愿望。
开篇两句"鞋响新霜後,襟暄野日初"用声音和触觉描写清晨:踩着新结的霜冻发出声响,初升的太阳晒暖了衣襟。这种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能感受到秋晨的寒意和朝阳的温暖。
中间四句写景抒情:"寒溪半湾落"写弯曲的溪水,"远树一行疏"写稀疏的树木,勾勒出一幅萧瑟的秋景。接着直抒胸臆:年纪大了为何还要受苦?只想回归田园。这种直白的表达让读者能直接感受到诗人的疲惫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终更犹半岁,作麽度居诸"是诗人的感叹:还有半年任期,该怎么度过这些日子呢?这种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时间流逝的焦虑,很容易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日常细节(踩霜、晒太阳)营造出真实可感的秋晨氛围 2. 语言平实自然,没有刻意雕琢,却生动传神 3. 表达了人类共通的情感:对自然的亲近、对衰老的感慨、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4. 结尾的疑问让读者不禁思考:我们是否也在为某些事情勉强自己?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无奈?
这种将寻常景物与人生感悟自然结合的手法,让诗歌既有画面感又引人深思,正是其历经千年仍能打动现代读者的原因。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