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叶东瀛
漠漠庄前云,齿齿松下石。
林父有好怀,雨晚水亦碧。
出懒动私慰,扫轨复谁客。
迩从天上来,会有留司役。
聚首那得知,解衣话畴昔。
荔熟正满眼,照我青霞宅。
别谱符前闻,摘尝经累百。
色香特高品,风味良自得。
他日江南人,此景徒梦索。
林父有好怀,雨晚水亦碧。
出懒动私慰,扫轨复谁客。
迩从天上来,会有留司役。
聚首那得知,解衣话畴昔。
荔熟正满眼,照我青霞宅。
别谱符前闻,摘尝经累百。
色香特高品,风味良自得。
他日江南人,此景徒梦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友人相聚场景,通过自然景物和日常细节传递深厚情谊。
前四句像电影开场镜头:庄前云雾缭绕,松树下布满锯齿状的石头,老友(林父)怀着愉快心情等待,雨后溪水在暮色中泛着碧光。这些景物描写营造出宁静惬意的氛围。
中间部分生动记录友人到访的细节:主人懒散地起身迎接,原本打算闭门谢客却为老友破例。从天边远道而来的友人,放下公务前来相聚,两人迫不及待畅谈往事。这里的"解衣话畴昔"特别传神,就像现代人见面后随意脱下外套,舒服地聊起陈年旧事。
后六句聚焦岭南特色——荔枝。熟透的荔枝挂满枝头,映照着青瓦房屋。诗人说这些荔枝品种珍贵,自己已经品尝过上百颗,独特的色香味让他十分满足。最后感慨:将来回到江南后,这般美好的景象只能在梦中追寻了。
全诗妙在三点:1)用云雾、松石等自然元素搭建清新舞台 2)捕捉"懒起""解衣"等生活化动作,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感受到那份随意自在 3)以荔枝为情感载体,通过舌尖美味寄托对友情的珍惜。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不刻意安排、自然而然的知己相聚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