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怀古

古杭形势称雄界,左右江湖作襟带。
我来吊古发长嗟,舞榭歌楼陈迹在。
缅昔钱王乘王气,八州保障民生倚。
西湖之水不肯填,愿作开门节度使。
一朝点检腾风云,四方纳贡皆称臣。
是时钱塘归附早,底须振旅烦曹彬。
如何瞬息红羊换,绝域兵戈穷庙算。
苍黄泥马渡江来,故国山河弃天畔。
再延国祚百馀年,占得临安半壁天。
《黍离》莫洒孤臣泪,回首樊楼只黯然。
偏安遂尔成南渡,此事由来亦天数。
居民争望小朝廷,汴水苍茫渺何处。
北地悲笳夜月哀,西湖歌管春风来。
但得和戎长计在,君臣行乐莫相催。
即今故殿埋蓬葆,凤凰山上无人到。
荆榛寂寞铜驼悲,萝薜荒凉山鬼吊。
惟有梳妆台畔池,春来长遍胭脂草。

现代解析

这首《钱塘怀古》以杭州(古称钱塘)为背景,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全诗通俗易懂,用生动的画面和对比手法,展现了杭州从繁华到衰败的过程。

诗的开头描绘了杭州的地理优势,称它"左右江湖作襟带",说明这里曾是战略要地。诗人来到此地,看到曾经的舞榭歌楼已成废墟,不禁发出长叹。

接着回忆了五代时期吴越王钱镠的功绩,他保境安民,不填西湖,甘愿做节度使而不称帝。后来宋朝统一天下,杭州早早归顺,免于战火。这里用"西湖之水不肯填"的典故,突出了钱王的明智。

但好景不长,诗中用"红羊换"(指朝代更替)形容北宋灭亡,宋高宗仓皇南渡,在临安(杭州)建立南宋,偏安一隅。诗人讽刺南宋君臣只顾享乐,"西湖歌管春风来",却忘了收复中原的使命。

最后描写了如今的凄凉景象:宫殿荒芜,凤凰山无人问津,只有梳妆台边的水池还长着野草。通过"胭脂草"这个意象,暗示昔日的脂粉繁华已化为野草萋萋。

全诗通过对比杭州的盛衰,表达了历史无常的感慨,也暗含了对南宋苟且偷安的批评。诗人用"舞榭歌楼"与"荆榛寂寞"、"西湖歌管"与"铜驼悲"等鲜明对比,让读者直观感受到历史变迁的沧桑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