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洪尚书见寄谒诸葛庙韵二首 其一

欲把君臣大义张,行藏都为正纲常。
新祠落落祥云护,古柏阴阴夹道傍。
汉鼎未归心不死,帝禅犹在义难忘。
若将三国人才论,北斗孤高万古香。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赞美诸葛亮的诗,同时也是对朋友洪尚书诗中观点的回应。让我们逐句解析这首诗。

首联“欲把君臣大义张,行藏都为正纲常。”表达了诗人想要弘扬君臣之间的伟大道义,以及诸葛亮的行为都是为了维护正义和常规。这里可以看出诗人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和尊敬。

颔联“新祠落落祥云护,古柏阴阴夹道傍。”描述了诸葛亮祠堂的周边环境。新的祠堂旁边有祥云环绕保护,而古老的柏树则矗立在道路两旁,形成了一片阴凉的氛围。这里既有对诸葛亮祠堂的赞美,也有对其历史背景的描绘。

颈联“汉鼎未归心不死,帝禅犹在义难忘。”中,“汉鼎”暗指汉朝的统治,“心不死”则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诚和担当。“帝禅犹在义难忘”则表明即使皇帝在位,诸葛亮的道义依然值得人们铭记。这一联展示了诸葛亮对国家的深厚情感和坚持的道义。

尾联“若将三国人才论,北斗孤高万古香。”则是对三国时期人才的整体评价。如果说三国时期的人才如同北斗星一样高远,那么诸葛亮无疑是其中最为独特和令人敬仰的。他的品德和才华如同香气,流传万古。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及其祠堂的赞美,表达了对古代君臣大义和道义的崇敬。同时,通过对三国时期人才的评价,突出了诸葛亮在其中的独特地位和贡献。整首诗语言优美,含义深远,让人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诸葛亮的伟大和崇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