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诗(为壬子(1912)年诗作。)

风雅何人守一经,悬河巨口信纵横。
五千年上无诗学,三百篇中有正声。
乐府汉唐编古体,骚坛李杜占诗名。
兴观群怨皆天籁,托兴随人籁自鸣。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1912年对诗歌创作的思考和感慨。他用简单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诗歌本质的理解。

开头两句说现在很少有人真正研究传统诗歌了,反倒是那些能说会道的人更受欢迎。这里"风雅"指高雅的诗歌传统,"悬河巨口"形容口若悬河的人。

中间四句是核心观点:真正的诗歌不在遥远的古代(五千年上),而在《诗经》这样经典作品中;汉唐乐府诗和李白杜甫的作品虽然有名,但诗歌的真谛在于自然表达。作者认为《诗经》里的"正声"才是最纯粹的诗歌。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好诗应该像自然的声音一样,能真实表达人的各种情感(兴观群怨),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这里的"天籁"指自然之声,"人籁"指人的创作。

全诗反对刻意追求形式技巧,主张回归诗歌抒发真情的本质。作者在新时代(1912年民国初年)呼吁诗歌创作要自然真实,不要被传统格律或虚名束缚。这种观点在今天看来依然很有启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