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上诸山
一山崛起一山伏,三十三山都在目。
春申之渊延陵碑,千古风流耀江簏。
我生少小客幽燕,太行恒岳思跻巅。
今来故乡览山水,江花江鸟相新鲜。
却恨沧桑经世乱,山水犹存风景换。
浮远亭空起暮烟,秦望峰青迷古观。
望气郁郁复苍苍,江岸巉岩江水长。
不信此中竟寂寞,百年人物成天荒。
君不见,鹅鼻湾前怒涛怒,天险金汤国恃固。
莫使千秋吊古人,徒向江头眺云树。
春申之渊延陵碑,千古风流耀江簏。
我生少小客幽燕,太行恒岳思跻巅。
今来故乡览山水,江花江鸟相新鲜。
却恨沧桑经世乱,山水犹存风景换。
浮远亭空起暮烟,秦望峰青迷古观。
望气郁郁复苍苍,江岸巉岩江水长。
不信此中竟寂寞,百年人物成天荒。
君不见,鹅鼻湾前怒涛怒,天险金汤国恃固。
莫使千秋吊古人,徒向江头眺云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江边眺望群山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叹,也暗含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开头四句写眼前景色:群山起伏,三十三座山峰尽收眼底。春申君(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遗迹和延陵(吴国贵族)的石碑,依然闪耀着古代风流人物的光芒。这里用具体的历史人物和遗迹,让景色有了历史的厚重感。
接下来四句写诗人自己的经历:从小客居北方,曾向往攀登太行山、恒山。如今回到故乡看山水,觉得江边的花鸟都格外新鲜。这里通过对比北方和故乡的山水,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
"却恨"四句情绪转折:虽然山水依旧,但历经战乱后风景已变。浮远亭空无一人,秦望峰下的古观也已荒芜。这里透露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伤感。
最后八句是诗人的感慨:远望山色苍茫,江水奔流。不相信这里会永远寂寞,但百年来确实人才凋零。以"君不见"引出江边险要的鹅鼻湾,提醒人们不要只懂得凭吊古人,更要重视当下的江山社稷。结尾的"云树"意象,既写实景,又暗含对未来的期许。
全诗以"望"字贯穿,从望山到望历史,再到望现实,最后望向未来。通过山水与历史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语言上既有具体形象的描写,又有深沉含蓄的抒情,读来让人既能感受到美景,又能体会到历史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