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斋同元美赋得高字

风尘如昨日,千里得同袍。
秋色随佳句,浮名避浊醪。
故人沧海远,使者白云高。
小郡常悬榻,君家自佩刀。
飞扬鞭弭约,惨淡簿书劳。
别后看多士,元龙未似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写给好友元美的赠别之作,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真挚的友情和官场感慨。

开头四句像老友聊天:虽然我们各自在官场奔波(风尘),但今天能像穿同一件战袍般亲密。秋日的美景配上你的好诗,让我们暂时抛开虚名,痛快喝酒。这里用"浊醪"(劣酒)反衬,说明真正的友谊不在乎排场。

中间六句转入现实处境:老朋友像沧海一样遥远,朝廷使者却像白云高高在上。我这小地方虽穷(悬榻指简陋待客),但你像带着佩刀的侠客般豪爽。表面写相约策马扬鞭的潇洒,实则暗示官场文书工作的枯燥压抑,形成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最后两句最动人:分别后我见过很多人才,但都不如你元美这般豪迈。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用"元龙"(三国豪士陈登)作比,既夸朋友才干,又暗含对世俗官僚的不屑,把文人相惜的情谊写得既含蓄又热烈。

全诗就像一封古代的朋友圈长文:前半段晒聚会照片(喝酒写诗),中间吐槽工作烦恼,最后真情告白"还是你最懂我"。通过日常细节展现知识分子在官场中的精神世界,既有对体制的无奈,更有超越功名的知己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