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石壁为铁雅赋
尝读枕中记,华山閟中吴。
神泉发其颠,青壁缭其隅。
春风四山来,群绿互纷扶。
羽觞曲折行,浮花与之俱。
采珠(一作芝)搴薜荔,洗玉弄芙蕖。
聱叟颇好名,石洼作鱼湖。
鸿乙志草堂,挑烟遂成图。
而此涤烦矶,阅世如摴蒲。
发兴云林子,盥手与我摹。
居然缩地法,挈入壶公壶。
神泉发其颠,青壁缭其隅。
春风四山来,群绿互纷扶。
羽觞曲折行,浮花与之俱。
采珠(一作芝)搴薜荔,洗玉弄芙蕖。
聱叟颇好名,石洼作鱼湖。
鸿乙志草堂,挑烟遂成图。
而此涤烦矶,阅世如摴蒲。
发兴云林子,盥手与我摹。
居然缩地法,挈入壶公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如仙境般的天池石壁景色,充满了自然之美和文人雅趣。诗人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开头提到《枕中记》中的华山,引出天池石壁的景色:山顶有神奇的泉水,四周是青翠的崖壁。春风拂过群山,草木生机勃勃。诗人和朋友们在溪边饮酒,花瓣随水流漂浮,仿佛与酒杯同行。他们采摘灵芝、薜荔,在荷花池边洗玉,享受着隐士般的闲适生活。
诗中提到"聱叟"(可能指隐士)喜欢给景点起名,把石洼称作鱼湖;"鸿乙"(画家)把云雾缭绕的草堂画入图中。天池石壁这个能洗去烦恼的地方,在诗人眼中就像神仙的游戏场所。
最后诗人说,画家云林子(可能指倪瓒)和他一起描绘这美景,仿佛用了仙术把广阔天地都装进了小小的壶中。这里用"壶公壶"的典故,形容天池石壁虽小却包含天地大美,也暗指文人心中理想的隐居之所。
全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描写和文人雅事,展现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寄情山水的向往,把普通的游玩升华为一种精神追求,让读者感受到中国传统文人对自然与艺术结合之美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