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文堂

束带峨冠集会文,郡侯著语到诸君。
平居讲习须朋友,退食工夫在典坟。
士学何先先尚志,书生务业业惟勤。
鹍鹏他日扶摇上,共致云霄庆策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文人聚会的情景,传递了勤奋治学、志存高远的正能量。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像朋友聊天一样娓娓道来。

开头两句像镜头特写:官员们穿戴整齐(束带峨冠)在会文堂相聚,地方长官(郡侯)正在对大家讲话。这里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我们拍集体照时记录"领导正在发言"那样真实。

中间四句是聚会的核心内容,句句都在说读书人的本分:
- 平时要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切磋学问(就像现代的学习小组)
- 下班后要把时间用在读经典上(相当于现在的"充电学习")
- 读书人首先要立下远大志向(尚志就是树立志向)
- 做学问必须勤奋努力(业惟勤就是专心勤奋)

最后两句突然展开浪漫想象:现在认真读书的学子们,将来都会像大鹏鸟(鹍鹏)一样直上云霄,在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这个比喻特别生动,把苦读的现实和美好的未来联系在了一起。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场景真实可感,就像参加了一场励志讲座
2. 道理讲得朴实,没有空喊口号
3. 结尾的比喻让全诗境界开阔,给人希望
4. 虽然是古代聚会,但"学习小组""业余充电"这些理念今天依然适用

诗人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告诉我们:成功没有捷径,就是立志+勤奋+良师益友,这个道理放在今天一样成立。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