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叫彭钦之的大学者的,主题是赞美他的才华,并鼓励他出仕做官。
前两句夸彭钦之学问渊博("经笥腹便便"形容满肚子学问),说他虽然年纪不小了("强仕年"指四十岁左右),但完全有资格去洛阳(代指京城)做官。"入洛"用了西晋文学家陆机入洛阳的典故,暗示彭钦之的文采同样出众。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彭钦之的成就:他早年在华亭(今上海松江)就写过豪迈的文章,如今又在最高学府("辟雍"指国子监)完成了著作。后两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他的学者风范——在国子监("桥门")戴着儒生巾帽听雨讲学,在京城("帝里")像弹奏古瑟般从容治学。
最后两句用汉代典故:彭宣是著名学者,这里把彭钦之比作彭宣,说朝廷里("安昌"代指官场)虽然师傅很多,但专门留着重要职位等他这样的人才。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优美意象,既表达了赞赏之情,又暗含鼓励出仕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