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1942年4月)

又是仓皇万里行,岭南春半半阴晴。
东江船女歌如哭,月黑波深待曙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1942年春天战乱中南逃的艰辛画面。开篇"又是仓皇万里行"用"又"字点明这是反复经历的逃难,"仓皇"二字活画出人们惊慌失措的状态。岭南的春天本应明媚,却因战火而"半阴半晴",连天气都显得沉重不安。

最打动人心的画面是东江上的船女,她们的歌声本该欢快,此刻却像哭声一样哀戚。诗人用"歌如哭"这个反差强烈的比喻,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摧残。最后两句勾勒出漆黑的江面,只有几点星光作伴,既写实又象征性地表现了人们在黑暗中等待黎明的坚韧。

全诗没有直接写战争惨状,而是通过逃难者的视角、船女的歌声、阴晴不定的天气这些细节,让读者感受到那个特殊年代普通人内心的恐惧与期盼。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比直接描写炮火更有感染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