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大通烟雨》用简单的画面描绘了江边雨雾朦胧的景致,读来像一幅水墨画。
前两句写静态的景:雨水积在江岸,雾气弥漫,分不清江和岸的界限;炊烟从草屋升起,被湿重的空气压着,像被草丛绊住似的飘不高。这里用"迷"和"逗"两个动词,把雨雾和炊烟都写活了——雨雾像顽皮的孩子蒙住江岸,炊烟像贪玩的孩子赖在草间。
后两句写动态的景:原本常见的白鸥群飞不见了,说明雨幕太密;只有远处的船帆在视线中若隐若现,像被雨推着又送回来。"望中回"三字特别妙,既写船影在雨帘中时隐时现的视觉感受,又暗含诗人等待船只的期盼心情。
全诗二十个字,没用任何华丽辞藻,却通过"雨雾藏江岸,炊烟缠草屋,鸥鸟隐踪迹,孤帆雨中来"四个镜头,把南方潮湿的雨季写得充满生活气息。最难得的是,诗中那种潮湿的、朦胧的、带着柴火味的烟火气,至今我们站在雨天的珠江边仍能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