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桃花夫人庙

灵气留烟,沉阴怨日,汉滨祠宇。
帐袅灯斜,鬟低钿仄,恍惚空坛步。
桃花开后,玉容依约,春色年年来去。
算芳华、犹存遗迹,故宫寂寂何处。
无情江水,残碑齧断,只荡郢云终古。
傥学凌波,洛妃相见,定有伤心语。
大别山头,尘昏香冷,怅望明珰翠羽。
迎神曲、三章奏罢,楚风更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词的通俗解析:

此词为凭吊桃花夫人庙而作。开篇三句,渲染出一种历史氛围。“灵气”二字,给桃花夫人祠赋予了一种神秘色彩。“烟”“日”二字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汉滨祠宇”,点题,指出此次凭吊的地点。接下来三句,是作者对于庙内景象的描绘。“帐袅灯斜”是夜晚的景象,灯斜说明风大。“鬟低钿仄”则是对桃花夫人的想象,她的发鬟低垂,头上戴的装饰也显得歪斜。在深夜的祭坛上,一切都显得那么恍惚不定。“桃花开后”句,则是对于桃花夫人所处的季节的进一步点明。桃花夫人生活在明媚的春天里,年复一年地享受着春天的美好。然而这只是作者的想象而已,“算芳华”一句又使作者重新回到现实之中,当年的繁华已不复存在,只留下这寂静的庙宇。

下片则转向对永恒的大自然的描绘。“无情江水”句,表达了历史的沧桑巨变。江水依旧流淌,而曾经的繁华已经消逝。郢云已经消逝,只剩下永恒的大自然。“傥学凌波”三句,再次展开想象。如果桃花夫人能像洛水女神那样学会踏波而行,或许能与她在别处相见,那时定会有许多伤心的话语。这里用到了一些典故,“凌波”出自洛水女神的故事,“大别山头”则可能与桃花夫人之死有关。但是历史的尘埃已经使这一切都变得模糊起来。“尘昏香冷”,不仅仅是写桃花夫人庙的萧条冷落的景象,更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怅望”二字表达了作者的惆怅之情。最后三句是对迎神曲的演奏和楚风的舞蹈的描写,这是为了增添一些热闹的气氛,但仍然无法掩盖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桃花夫人的怀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再现了桃花夫人祠的沧桑历史和对桃花夫人的怀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永恒的大自然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想象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