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复湘文观察寄示白芍药诗 其一 (乙亥(清光绪元年,一八七五年,三十二岁))

新使声华驾沈珩,诗章何幸得投琼。
元君佳兴琉璃净,韩子仙宫格韵清。
昭质不知金带贵,冰心争说玉壶明。
富春山里春多少,夺得延春亭畔生(花植严州府署延春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对朋友寄来的咏白芍药诗的回应之作,充满了文人间的雅致情谊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前两句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你这位新上任的官员名声显赫,能收到你寄来的诗作让我倍感荣幸。"这里用"投琼"比喻朋友寄诗,就像投赠美玉一样珍贵。

中间四句集中描写白芍药花:先说这花像琉璃般纯净剔透,又像韩愈诗中仙宫里的花朵一样清新脱俗。接着夸赞花的高洁品质——它不稀罕象征富贵的金腰带装饰,只保持冰清玉洁的本色,就像装在玉壶里的冰块那样晶莹明亮。这里用"金带"暗指牡丹(牡丹有金带围品种),通过对比突出白芍药的素雅。

最后两句转到花的生长环境:"富春山里的春天到底有多美呢?看这株从延春亭边采来的白花就是最好的证明。"点明这株芍药来自朋友办公的严州府署延春亭,既交代了花的来历,又暗含对朋友为官之地的赞美。

全诗通过咏花展现了文人之间以诗会友的雅趣,用各种清新脱俗的比喻把白芍药写得既高贵又纯洁,最后落脚到对朋友所在地的赞美,显得情谊真挚又不落俗套。最妙的是全诗没有一个"白"字,却通过琉璃、冰心、玉壶等意象把白色写得淋漓尽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