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赠较弓会诸友)

男子才生,桑弧蓬矢,志期古同。况平生慷慨,胸襟磊落,弛张洞晓,经艺该通。笔扫云烟,腹储兵甲,志气天边万丈虹。行藏事,笑不侯李广,射石夸雄。
仰天一问穷通。叹风虎去龙时未逢。羡傅岩版筑,终符求象,渭滨渔钓,果兆非熊。白额未除,长鲸未脍,臂健何嫌二石弓。天山定,任扶桑高挂,凌阁图功。

现代解析

这首词是写给一群热爱射箭的朋友的,用豪迈的语言赞美了男子汉的志向与才华,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困境的不甘和期待机遇的渴望。

上片(前半部分)塑造了一个文武双全的男子汉形象: - 开篇说男子出生时(古人有"桑木弓、蓬草箭"的习俗),就立志要像古代英雄一样建功立业。 - 接着夸赞主人公性格豪爽、学识渊博,既能写一手好文章(笔扫云烟),又懂军事谋略(腹储兵甲),志向像天边彩虹般远大。 - 最后用李广射箭入石的典故,自嘲虽然像李广一样有才能,却没能封侯,但依然保持着英雄气概。

下片(后半部分)表达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建功立业的决心: - 先仰天发问:为何自己像风中的猛虎、云中的飞龙,总是遇不到好时机? - 然后列举姜子牙等古人的例子:他们在遇到明主前,或是筑墙工人,或是钓鱼老翁,最终都成就大业,暗示自己也在等待机遇。 - 最后展现雄心:虽然还没能消灭敌人(白额虎、长鲸比喻强敌),但手臂依然有力,能拉开强弓,决心要像薛仁贵平定天山那样,将来一定要建功立业,把画像挂在凌烟阁(唐代表彰功臣的地方)。

全词亮点: 1. 用大量射箭相关意象(桑弧、二石弓、射石等)贴合"赠较弓会"的主题 2. 通过李广、姜子牙等典故,既表达怀才不遇的郁闷,又展现不服输的精神 3. "笔扫云烟,腹储兵甲"等对仗句生动展现文武双全的形象 4. 结尾"天山定"三句气势磅礴,把全词推向高潮

这首词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虽然主人公暂时不得志,但始终保持着"臂健何嫌二石弓"的自信,和"凌阁图功"的远大抱负,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在今天依然能给人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