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磨盘山
共工触何山,裂作磨盘坚。
中道相弃置,愚公不能迁。
一身落盘中,周回任盘旋。
云霾簸其坳,日月摩其边。
下坡蠖屈伏,上坡蛇蜿蜒。
宽途仍窄步,左径还右穿。
四角如饼缘,乱石如星躔。
疲马策蚁封,轻车挽铁船。
车辙碍马蹄,旅客被拘牵。
自朝至日昃,不离山势圆。
侧碾一无水,圆盖惟有天。
不过磨盘山,安知行路难。
中道相弃置,愚公不能迁。
一身落盘中,周回任盘旋。
云霾簸其坳,日月摩其边。
下坡蠖屈伏,上坡蛇蜿蜒。
宽途仍窄步,左径还右穿。
四角如饼缘,乱石如星躔。
疲马策蚁封,轻车挽铁船。
车辙碍马蹄,旅客被拘牵。
自朝至日昃,不离山势圆。
侧碾一无水,圆盖惟有天。
不过磨盘山,安知行路难。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磨盘山比喻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写得非常生动形象。
诗的开头用神话故事引入,说这座山是共工撞出来的,坚硬得像磨盘一样,连愚公都移不走。这就给整首诗定下了"困难重重"的基调。
中间部分用一连串精彩的比喻描写山路难行:走在山上就像掉进磨盘里打转,云和太阳都在山边摩擦;下坡时像尺蠖虫一样蜷缩,上坡时像蛇一样扭动;明明路很宽却只能小步走,明明该往左却要往右绕。这些描写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行路的艰辛。
后面写到具体的困难:乱石像星星一样多,疲惫的马像蚂蚁爬坡,轻便的车像在拖铁船。车辙绊马脚,旅客被束缚,从早走到晚还是在山里绕圈。山顶没有水,抬头只能看见天,这些细节都突出了环境的恶劣。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不亲自走过磨盘山,就不知道行路有多难。这其实是在说,人生中的困难,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真正体会。
全诗用夸张的比喻和生动的细节,把一座普通的山写得像巨大的磨盘,把行路的困难放大到极致,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那种举步维艰的处境。这种写法既有趣味性,又能引发人们对人生困境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