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之所未备,搜寻剖□,斯已勤矣。闲从人求其法,高者如捕影,卑者不足为。嘉泰二年冬夜,坐一榻,知思所及,随手骇目。尔后凡七载,时时为之,自知非深根固蒂之道,亦可谓世外之妙观矣。《太上云笈》有四规一镜之方,存形立影之法,十五年前,未知此也。偶自有得,后乃见之。乃叹曰:太上立法,令人造此,余以无法造,顾岂妄想哉。及观楞严宾主离合之义,又知十五年前所谓,正佛之所词,故并赋之,以示同志,足以知余之不欺也
流水小桥,茅屋竹窗,纸帐蒲团。把坎宫闭了,虎龙吟啸,离宫锁定,日月回环。万点星飞,两轮电转,五色圆光天样宽。□奇处,渐冥冥杳杳,有个鸦翻。
当时筑著机关。后常把空华戏弄看。更有些可笑,寐中清境,有些可怪,镜里清颜。太上留魂,老君练魄,又被瞿昙都扫残。如何好,只单修见性,双炼还丹。
流水小桥,茅屋竹窗,纸帐蒲团。把坎宫闭了,虎龙吟啸,离宫锁定,日月回环。万点星飞,两轮电转,五色圆光天样宽。□奇处,渐冥冥杳杳,有个鸦翻。
当时筑著机关。后常把空华戏弄看。更有些可笑,寐中清境,有些可怪,镜里清颜。太上留魂,老君练魄,又被瞿昙都扫残。如何好,只单修见性,双炼还丹。
现代解析
这首《沁园春》是南宋文人葛长庚(白玉蟾)记录自己十五年修行感悟的作品,用奇幻的意象讲述修道的体验与困惑。全词可分为三部分:
上片(修行幻境)
开篇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修行环境:小桥流水、竹窗蒲团。随后用道教术语"坎宫闭""离宫锁"形容打坐时体内气息运转,出现"虎龙吟啸""日月回环"的幻象。最神奇的是看到"万点星飞""五色圆光"的天象奇观,甚至隐约有乌鸦翻飞的超现实场景。这些其实是深度入静时产生的幻觉。
中片(修行困惑)
作者反思这些修行体验:起初觉得掌握了玄机,后来发现不过是"戏弄空华"(追逐虚幻)。梦中清境、镜中容颜这些神秘体验,既令人着迷又让人怀疑——连道教祖师"太上""老君"的法门,都被佛教(瞿昙指释迦牟尼)视为需要破除的执念。这里流露出对修行方法的迷茫。
下片(修行领悟)
最终悟出真谛:单修心性(佛家)或双修阴阳(道家)都有局限,真正的修行应该超越具体方法。就像他十五年前偶然悟到某些道理,后来才发现早被经典记载,说明真理需要亲身实践才能真懂。
全词魅力在于:
1. 用"星飞电转""镜里清颜"等科幻般的画面,让普通人也能感受修行时的神奇体验
2. 坦诚展示修行者的心路历程——从追求特异功能到怀疑,最终明白修行重在求真务实
3. 把佛道思想碰撞写成"老君练魄被佛祖扫残"这样生动的戏剧场景,通俗又有趣
本质上,这是首关于"成长"的词:人年轻时总追求炫目的境界,后来才明白真正的修行是破除所有幻象,回归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