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引 红梅

丹换骨,酒凝脂。向暖南枝似杏枝。澹丰姿。不禁寂寞,春意惹红丝。

幽香不减月中韵,清标犹似水边时。寄相思。寄相思。

罗浮梦醒,残醉怯腰肢。

现代解析

这首词用红梅比喻一位美丽又略带忧伤的女子,写得既生动又含蓄。

上片(前六句)用三个层次描写红梅:
1. "丹换骨,酒凝脂"用炼丹、美酒形容红梅的颜色,像美人擦了胭脂般红润透亮
2. "向暖南枝似杏枝"写红梅开在向阳的枝头,远看像杏花般娇艳
3. "澹丰姿...惹红丝"用拟人手法,说红梅姿态淡雅却藏不住春心,花蕊像被春意染红的丝线

下片(后七句)转入更深层的意境:
1. "幽香...水边时"说红梅的香气像月宫仙桂般清幽,风姿又像水边仙子般高洁
2. 重复两次"寄相思"强调思念之情,暗示赏梅人触景生情
3. 结尾"罗浮梦醒..."用典故:传说有人梦入梅花仙境,醒来怅然若失。这里说女子从美梦中醒来,醉意未消连腰肢都娇软无力,把红梅比作宿醉的美人

全词妙在:
- 颜色描写:用炼丹、胭脂、红丝层层渲染红梅的艳色
- 双重人格:既写梅花的清高(月宫韵、水边姿),又写它的娇媚(似杏花、怯腰肢)
- 情感递进:从外貌描写逐渐过渡到相思之情,最后落在朦胧的梦境余韵中

就像用镜头慢慢推进:先拍特写红梅的色泽姿态,再拉远展现它的气质风骨,最后镜头一转,看见一位对花思人的惆怅女子。通篇没直接写爱情,但每句红梅都暗含情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