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雨中观海棠)

命薄佳人,情钟我辈。海棠开后心如碎。斜风细雨不曾晴,倚阑滴尽胭脂泪。
恨不能开,开时又背。春寒只了房栊闭。待他晴后得君来,无言掩帐羞憔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踏莎行(雨中观海棠)》描绘了一个雨中赏花的场景,通过海棠花的形象来表达一种情感的细腻与哀愁。

首先,诗中的“命薄佳人,情钟我辈”是说,花朵的命运就像命运薄命的佳人,而诗人则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了这种命运薄的美丽花朵上,使自己也成为了这种情感的载体。“情钟我辈”实际上是在说这种遗憾和哀愁是诗人们共有的情感。

接着,“海棠开后心如碎”,这是说当海棠花盛开的时候,诗人心中感受到的不是欢喜,而是哀伤,仿佛自己也在“心如碎”。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海棠花盛开的美丽景象与诗人内心的痛苦体验相结合,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的感慨。

“斜风细雨不曾晴,倚阑滴尽胭脂泪”,这是写雨中海棠花的情景。斜风细雨不断,天气阴沉,使海棠花显得更加娇弱,仿佛在哭泣。这里的“胭脂泪”形容的是海棠花上的露珠,像美人的眼泪一样,红艳欲滴。这不仅描绘了海棠花在雨中的凄美景象,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哀愁。

“恨不能开,开时又背”是指诗人遗憾海棠花不能完全绽放,或者即使开放了,却是在不合适的季节,或者在无人欣赏的时候,这些都是诗人心中的遗憾和痛苦。

“春寒只了房栊闭”是说在这样的春寒时节,诗人只能关上窗户,无法享受到海棠花开的美景。这里的情感表达较为含蓄,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的写照,表达了在寒冷、寂寥的环境中感到的孤独和无奈。

最后,“待他晴后得君来,无言掩帐羞憔悴”,意思是诗人期盼等到天气晴朗的时候,能与友人一起赏花,但在此刻,只能默默掩帐,独自承受着憔悴的心情。这里抒发了希望与知音共享美好时刻的愿望,同时也透露出无人相伴的伤感。

整首词通过描写雨中海棠的美丽与哀愁,成功地表达了一种深沉而又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以及因不能长期保持美好而感到的遗憾和忧伤,同时也表达出诗人渴望得到知音理解与陪伴的心愿。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