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溪道中

籼稻青青小麦黄,一村茅屋枕方塘。
家家缉苧车声响,不道豳风在故乡。

现代解析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歙溪道中》。

首先,这是一首描述乡村景色的诗。诗人通过描述农作物、房屋和周围的风景,展现了乡村的美丽和宁静。

1. “籼稻青青小麦黄”:这句诗描述了农田的景象。籼稻是绿色的,小麦是黄色的,这两种颜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乡村的景色更加生动。青青的籼稻和金黄的小麦,展现了农田的生机和活力。
2. “一村茅屋枕方塘”:这句诗描绘了乡村的房屋和池塘。茅屋是乡村常见的房屋,方塘指的是方形的水塘。房屋靠水塘而建,“枕”字用得非常贴切,形象地描述了这种景象。
3. “家家缉苧车声响”:这句诗描述了乡村的生活场景。“缉苧”是一种纺织工艺,“车声”指的是纺织车发出的声音。诗人通过描绘这种声音,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繁忙和和谐。
4. “不道豳风在故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感慨。“豳风”是《诗经》中的一篇,描述了农耕的生活。诗人用“豳风”来比喻眼前的乡村景色,说明这里的景色让他想起了故乡。同时,“不道”二字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遗憾,可能诗人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回到故乡,只能在这里遥想故乡的美景。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乡村的景物和生活,展现了乡村的宁静、美丽和生机。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感慨。这首诗的语言清新、生动,让人读后能够感受到乡村的美好。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