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学正之易州为赋桃花崦
野性好林壑,胡为来市廛。
岂无桃花崦,着我屋数椽。
深深崦中花,万树春霞鲜。
居民非避秦,鼓腹戴尧天。
花间长儿孙,看花不计年。
我欲往求之,路隔松萝烟。
怅望小孤峰,玉立青娟娟。
相逢李博士,颇似长庚仙。
江东事幽讨,已有青鞋缘。
得官不厌冷,幡然向幽燕。
振衣山上风,洗耳石间泉。
期君早归来,和我桃花篇。
岂无桃花崦,着我屋数椽。
深深崦中花,万树春霞鲜。
居民非避秦,鼓腹戴尧天。
花间长儿孙,看花不计年。
我欲往求之,路隔松萝烟。
怅望小孤峰,玉立青娟娟。
相逢李博士,颇似长庚仙。
江东事幽讨,已有青鞋缘。
得官不厌冷,幡然向幽燕。
振衣山上风,洗耳石间泉。
期君早归来,和我桃花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向往隐居生活的文人形象,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
诗的开头用"野性好林壑"直接点明主人公天性热爱山林,却不得不生活在喧嚣的市集中。接着用"桃花崦"这个意象,勾勒出一个世外桃源般的理想居所:那里有万树桃花如云霞般绚烂,居民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儿孙在花间嬉戏,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但现实是,这个理想之地可望不可即,"路隔松萝烟"暗示着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障碍。诗人偶遇李博士(李学正),觉得他像仙人般超脱,得知他要去幽燕地区任职,便鼓励他保持高洁品格,在山水间洗涤心灵。
最后诗人期待友人早日归来,一起创作描写桃花的诗篇。全诗通过对比理想中的桃花源与现实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文人之间惺惺相惜的友谊。诗中"桃花崦"的意象既美丽又带着些许惆怅,象征着每个人心中那个遥不可及却又始终向往的理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