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隆兴章江门

把酒西风里,挂帆南斗傍。
夕阳城角尽,人影水中长。
问俗劳羁旅,干时儗俊良。
平生槎上意,漂转益难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在黄昏时分泊船城门的孤独场景,充满对人生漂泊的感慨。

诗的前四句像一幅水墨画:诗人独自在秋风中饮酒,小船停靠在南斗星旁的城门下。夕阳的余晖渐渐从城角消失,水中倒映出诗人长长的身影。这里用"人影水中长"巧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影子越长,人显得越孤单。

后四句转入内心独白:诗人说自己为了了解民情风俗而奔波劳碌,想要有所作为却只能空怀理想。最后两句用"槎"(木筏)的典故,把自己比作随波逐流的木筏,这种漂泊无依的感觉随着岁月流转反而越发深刻。

全诗最动人的是把外在景物和内心感受自然融合:秋风、孤帆、斜阳、长影这些萧瑟的意象,都在强化诗人怀才不遇、漂泊无依的怅惘。特别是"人影水中长"这个细节,既写实又富有象征意味,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那种形单影只的苍凉。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