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襄阳成统制移建康

日日梦长干,真成下碧湍。
雍郊辞鹿隐,钟阜看龙蟠。
百胜傅家学,三司践世官。
谁知弓剑里,曾带腐儒酸。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官员从襄阳调任建康(今南京)的心情和感慨,用日常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前两句说"天天梦见南京,如今真的顺江水而下去赴任了"——"长干"是南京的古地名,"碧湍"指长江。这里用"梦"字表达对南京的向往,用"下"字写出沿江而下的行程。

中间四句在夸这个官员:他像雍州郊外的隐士一样淡泊名利(鹿隐典故),要去南京看龙脉气象(钟阜即紫金山,龙蟠形容地势);他继承家族兵法百战百胜(百胜指军事才能),年纪轻轻就当上高官(三司是宋代高级官职)。这里用家族传承和地理象征,暗赞对方是文武双全的栋梁之才。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谁知道这位佩弓剑的将军,当年也曾带着穷书生的酸涩呢?——这是全诗最妙之处,突然揭露风光背后的艰辛。就像今天说"谁知道大老板当年也摆过地摊",用反差制造人情味,让威严的将军形象顿时生动起来。

全诗就像给朋友写的临别赠言:先祝贺升迁,再夸能力,最后用共同经历过的苦日子拉近距离。短短八句,有风景、有典故、有调侃,既庄重又亲切,展现出宋代官员调任时的典型心态和文人交往的雅趣。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