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晴东园晚步二首 其二

忙里清流也带尘,闲中底物不长新。
水将树影挥空帚,枫换秋容作好春。
自是不归归便得,老来下笔笔如神。
莺花煎煼无虚日,贱相诚斋一老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晚年闲居时所作,展现了他豁达幽默的生活态度。全诗用轻松的口吻,描绘了东园散步时的所见所感。

前四句写景:忙碌时清澈的溪流也会沾上尘土,闲下来才发现万物都在更新。水面像挥动的扫帚,把树影扫向天空;枫叶用火红的秋色,假装成春天的模样。这里用拟人手法,把自然景物写得活泼有趣,特别是"水挥扫帚""枫叶假装春天"的想象,充满童趣。

后四句抒情:诗人说现在想归隐随时都可以,老了反而下笔更有神韵。每天都有莺啼花开的热闹("煎煼"形容热闹得像油炸声),我这个寒酸老头就爱这样的生活。最后自称"贱相诚斋老人",用自嘲的语气表达对简朴生活的满足,显得特别真实可爱。

全诗妙在把平凡的散步写得妙趣横生,通过水波、枫叶的拟人化,展现诗人老顽童般的视角。最后两句尤其动人——一个老人把每天鸟语花香的日子过得像过节,这种对生活的热爱,比任何大道理都更有感染力。杨万里用买菜大妈都能听懂的大白话,写出了最高级的生活智慧。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