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皇家祭祀庆典,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明君治世的赞颂。
开篇用"紫宸殿散朝""端门"等皇家建筑,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当时天气晴朗,温度宜人,暗示这是吉日良辰。接着镜头转向丹凤楼上的黄罗伞盖和金鸡竿上的彩旗,这些鲜艳的皇家仪仗在风中翻飞,画面感极强。
中间两句最有气势:万人屏息聆听诏书宣读的声音如风雷般震撼,而君王的恩泽就像及时雨一样滋润天下。这里用"风雷"比喻诏令的威严,用"雨露"比喻恩惠的普惠,非常形象。
最后点明主旨:别看皇宫建筑简朴,君王勤于祭祀的真正用意,始终是为了天下百姓。这里的"卑宫"指简朴的宫殿,"元元"就是黎民百姓,说明君王心系苍生。
全诗通过庆典场景的层层铺陈,最终落在"君王爱民"这个核心上。既有皇家典礼的恢宏气象,又有人文关怀的温度,展现了理想中的仁政图景。
任希夷
眉州眉山人,徙居邵武,字伯起,号斯庵。任伯雨曾孙。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曾从朱熹学,熹称为开济士。宁宗开禧初,为礼部尚书,奏为周敦颐、程颢、程颐赐谥。进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寻提举临安洞霄宫。卒谥宣献。